|
|
||
【市前速遞】美股受就業數據帶動反彈 特朗普促重啟政府2025年11月06日儘管市場對科技股估值高企的憂慮仍在,但部分投資者趁低吸納,加上美國就業及服務業數據優於預期,帶動美股周三顯著回穩。道指高開後一度輕微轉跌,最終反彈225點或0.48%,報47311點;標指升0.37%,報6796點;納指揚0.6%,報23500點。金龍中國指數回升0.1%,報8137點。
是日焦點
上一交易日指數走勢
美股受就業數據帶動反彈 特朗普促重啟政府
儘管市場對科技股估值高企的憂慮仍在,但部分投資者趁低吸納,加上美國就業及服務業數據優於預期,帶動美股周三顯著回穩。道指高開後一度輕微轉跌,最終反彈225點或0.48%,報47311點;標指升0.37%,報6796點;納指揚0.6%,報23500點。金龍中國指數回升0.1%,報8137點。
ADP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私人職位增長4.2萬個,高於預期升3萬個,9月份職位修訂後減少2.9萬個,顯示職位連跌兩個月後出現穩定下來的跡象。至於美國10月份ISM服務業指數由9月的50升至52.4的8個月高位,並優於預期的50.8,顯示經濟活動回暖。
美國政府停擺已進入第36天,成為歷史最長紀錄。總統特朗普在早餐會上呼籲共和黨參議員在沒有民主黨支持的情況下,通過法案讓政府部門重開,提到停擺現時對股市帶來一些影響,但預期股市將會創出新紀錄。
美股個股表現分化。科技板塊中,蘋果(AAPL.US)及Netflix(NFLX.US)盤中曾跌逾1%,收市回穩;英偉達(NVDA.US)續跌1.8%;超微半導體(AMD.US)於今季收入展望未達市場過高期望下反而回升2.5%。麥當勞(MCD.US)同店銷售按年升2.4%,海外市場增4.3%,均勝預期,推動股價漲2.2%。丹麥製藥巨頭諾和諾德(NVO.US)第三季經營溢利下跌30%,收入按年增長5%至749.76億克朗,均遜於預期。因Wegovy及Ozempic銷售表現疲弱,公司今年已第四次下調全年指引,股價收市靠穩。
Robinhood(HOOD.US)截至九月底止季度業績好過市場預期,純利5.56億美元,按年增長2.7倍。每股攤薄盈利61美仙,較預期多8美仙。淨收入12.74億美元,較預期多超過8,000萬美元。但當中的交易相關收入7.3億美元,較預期少900萬美元。股價盤後跌逾2%。
美國債券市場方面,因經濟數據改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倒升7.4個基點至4.164厘,美元指數反覆上揚至100.36,日圓續偏軟跌至154.35兌每美元。現貨金價終止三連跌,曾升1.48%至每盎斯3990.23美元,比特幣曾一度反彈5.6%,突破104500美元。
港股周三低開後跌幅一度擴大至456點,午後跌幅收窄。恒指最終微跌16點或0.07%;科指下滑0.56%,成交額2389億元。內需股逆市造好,康師傅(322.HK)升4.3%,為表現最佳藍籌;李寧(2331.HK)漲1.9%,周大福(1929.HK)反彈1.4%。手機設備股下跌,舜宇光學(2382.HK)跌2%,瑞聲科技(2018.HK)跌1.34%,比亞迪電子(285.HK)跌0.5%;半導體股續受壓,中芯國際(981.HK)跌0.2%,華虹半導體(1347.HK)跌3.1%。短視頻及教育概念股偏弱,快手(1024.HK)跌0.7%,嗶哩嗶哩(9626.HK)跌4%。新東方(9901.HK)跌3.1%,為表現最差藍籌。
港股通上一交易日十大成交個股資金流排名
資料來源:致富研究部、港交所
個股消息
港交所第三季純利升56%
港交所(388.HK)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純利49億元,按年升56%,達市場預測上限。每股盈利3.88元。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77.75億元,按年升8%,主因現貨市場成交創新高,帶動交易及結算收入上升。投資收益淨額降至2.54億元,因外部基金公平值收益下降及內部資金回報減少。營運支出按年增2%,主要源於僱員費用增加。EBITDA利潤率達81%,按季提升1個百分點,收入及利潤連續第三季破紀錄。
小鵬明年推Robotaxi車型
小鵬汽車(9868.HK)宣布明年將推出3款Robotaxi車型,並在廣州等地展開試營運。行政總裁何小鵬於科技日指出,新款自動駕駛出租車具前裝量產與規模交付能力,設計達L4級智能駕駛標準,採雙硬件備份以保障安全。同場發表與阿里巴巴(9988.HK)高德平台合作,未來將提供無人打車服務。小鵬亦正開發面向個人用戶的無人駕駛車型「Robo」,可自行完成接送老人及兒童等日常任務。此外,集團展示VLA(視覺—語言—動作)大模型與新一代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產品,目標於明年底實現量產化。
越疆折讓逾10%配股集資7.7億元
越疆(2432.HK)宣布配售1666萬股新H股,佔擴大後股本3.79%,配售價每股46.8元,較前收市價折讓10.3%,籌資淨額7.7億元。所得資金40%將用於推進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與產品創新,20%用於機器人產業投資與策略併購,20%強化國內外銷售渠道與市場推廣,餘下20%作營運資金及一般用途。
免責聲明
上述報告由致富集團(“致富”)之附屬公司致富證券有限公司及/或致富期貨商品有限公司所提供,所載之內容或意見乃根據本公司認為可靠之資料來源來編製,惟本公司並不就此等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及正確性作出明示或默示之保證。上述報告內之所有意見均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上述報告的作用純粹為提供資訊,並不應視為對上述報告內提及的任何產品買賣或交易之專業推介、建議、邀請或要約。致富及其附屬公司、僱員及其家屬及有關人士可於任何時間持有、買賣或以市場認可之方式,包括以代理人或當事人對本報告內提及的任何產品進行投資或買賣。投資附帶風險,投資者需注意投資項目之價值可升亦可跌,而過往之表現亦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投資者進行投資前請尋求獨立之投資意見。致富在法律上均不負責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內資料而蒙受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致富擁有此報告內容之版權,在未獲致富許可前,不得翻印、分發或發行本報告以作任何用途。
< 返回致富研究
|




